金寨县创新人民调解机制 筑牢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
近年来,金寨县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今年以来,全县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000余次,发现矛盾隐患及时予以消除,共调处矛盾纠纷7238件,成功化解7102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8.1%,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织密调解组织网络,实现全域覆盖精准对接。金寨县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工作原则,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组织体系。目前,全县23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及232个村(社区)已实现调解委员会全覆盖,同时针对性成立总商会、税费争议、金融纠纷等15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精准对接特定领域矛盾化解需求。依托县综治中心、乡镇“一站三中心”、村级红色评议站等平台整合资源,推动将社会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强化队伍专业建设,激发人民调解内生动力。全县已组建1798人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其中专职调解员347名,兼职调解员1451名,构建起专兼结合的调解力量体系;推动调解队伍专业化建设,目前我县已有二级调解员38名、三级调解员102名、四级调解员233名;通过县乡分级培训模式,邀请法律专家、资深调解员专题授课,有效提升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实行“以案定补”激励制度,根据调解案件的数量、难度和质量给予调解员相应补贴,激发工作积极性。
聚焦源头治理,提升纠纷化解主动性预见性。坚持“事前预防、主动化解”的工作思路,将矛盾纠纷治理端口前移,守住社会稳定底线;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责任制,将专项排查和常态排查相结合,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建立“排查—预警—处置”闭环机制,推动矛盾纠纷从“事后调处”向“事前预防”转变,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确保各类矛盾风险不扩散、不升级。
创新解纷机制,构建多元高效调处新格局。在数字化赋能方面,依托法治工作信息化平台,实现纠纷受理、调解、回访、研判预警全流程线上操作,人民调解员通过手机APP实时录入信息、更新进度,群众可通过皖事通、12348安徽法网获取“指尖上的解纷服务”;在协同联动方面,推动司法调解、行业调解与人民调解深度联动,促进诉讼与仲裁、公证等非诉讼解纷方式有效融合;在流程优化方面,建立“统一受理、集中办理、分类处理”的矛盾纠纷分流处置机制,搭建县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解纷格局。新人民调解机制 筑牢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