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集区司法局:法援力量进驻综治中心 基层治理奏响法治新声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8-06 16:38
字号: 下载 打印 收藏

“没想到在综治中心就能申请法律援助,还可以在同一大厅进行立案登记,不用再多处跑了!”近日,在六安市叶集区综治中心,刚办完维权申请的农民工王某拿着材料感慨道。随着该区法律援助服务入驻综治中心,像王某这样的群众已切实感受到“维权不出综治门”的便利。

服务窗口前移,群众少跑冤枉路。“以前听说打官司要找律师,可咱农民工哪知道去哪找?”王某因工地拖欠工资急得团团转,听说综治中心能调解纠纷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赶来,没想到这里也同步设立了法律援助服务窗口。值班律师现场指导他填写申请材料,当天就启动了援助程序。这样的场景如今在叶集区综治中心已成常态。服务窗口设立一个月来,已接待法律咨询50余人次,受理援助案件18起,涵盖劳动争议、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多个领域。“群众到综治中心反映问题时,往往需要法律帮助,现在律师就在‘隔壁窗口’,能第一时间介入,避免了群众多头跑、反复跑的麻烦”。

矛盾联调发力,法理人情融一线。在综治中心的调解室里,时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值班律师、调解员和来访群众围坐在一起,与当事人耐心沟通。前不久,辖区内一家木材加工厂和员工因为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问题产生纠纷,员工们情绪激动,前往综治中心要求维权,了解情况后,立刻启动矛盾联调机制,让值班律师和调解员一起参与调解。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了加工厂在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员工应得的补偿,调解员在一旁耐心疏导双方的情绪。经过多次沟通,加工厂最终同意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员工相应的补偿,一场可能引发更大冲突的纠纷就此化解。

治理协同增效,法治基因深植基层。综治中心并非简单的物理空间上的合并,而是治理资源的有机整合与高效联动。信访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矛盾隐患后,会及时对接法律援助部门,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通过建立健全线索移交、资源共享等一系列机制,法律援助力量已经深度融入基层治理链条,与其他治理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这种协同高效的治理模式,不仅提高了矛盾纠纷的化解效率,更让法治理念在基层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深入普及。

法援力量进驻综治中心,让专业法律力量嵌入治理最前沿,既解开了群众的法结,也化解了社会的心结。下一步叶集区司法局将继续完善这一模式 ,让法治阳光照亮基层治理的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法治带来的便利和温暖,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