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城关镇:深耕调解沃土,多元聚力基层治理新格局
为筑牢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霍邱县城关镇依托镇综治中心,创新建立“1+2+N”多元矛盾化解机制,即1个镇综治中心汇总收集矛盾纠纷,实行党政班子周一至周五轮值接访制度,用心倾听民生诉求,每周由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会商重点案件,明确牵头领导,以人民调解、警民联调为2个抓手,多方发力、多部门会商、多渠道解题,用情解开心结,紧盯问题实质解决,牵头领导会同承办部门与当事人深入交流,回访了解案件办理情况,实现全链条闭环。
调解“家长里短”的法治实践
夯实人民调解基础。城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选聘2名专职调解员,抽调经验足、情况熟、态度好、懂业务的镇、村(社区)干部,组成人民调解专班成员库,对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都第一时间进行回应,分类研判明确调解专班,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既要把事情解决,更要把心气理顺。
2025年6月18日,城关镇综合治理中心接到一起家庭矛盾纠纷案件。经了解,城关镇某社区居民高某独自来到县人民法院立案大厅要求立案,因其提供诉讼材料都是高某自行准备,部分材料不符合诉讼要求,高某年事已高情绪激动,为妥善解决高某诉求,城关镇综治中心在了解该信息后,立即指派镇调解员、社区书记和网格员共同参与化解。调解员先与高某电话沟通,劝说其不要着急,天气炎热先回家休息,随后调解员约定时间,主动来到高某家中当面了解情况,在与高某耐心地交谈后了解到,高某因房屋赠与与其子发生矛盾纠纷,现想撤销赠与。经调解员查看诉讼文书和相关资料发现,该房屋已合法登记至高某孙女名下,房产已过户登记合法有效,并无法定的撤销理由,即使高某再次起诉,也会承担较大的败诉风险。调解员又从情理出发,劝说高某消消气,家和万事兴。在调解员不断劝解下,高某放弃了另行起诉的想法,表示愿意与儿子进一步沟通。在化解矛盾过程中,不仅讲法、讲理、讲情,更注重融入法治宣传,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依规维权,使每一次调解都成为生动的法治实践课。
访调对接高效化解心结
在综治中心信访接待后,对于群众反映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或适宜调解的矛盾纠纷,经过初步甄别,迅速转介至调解窗口,高效化解,实现“访”与“调”的无缝对接,让诉求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2025年7月2日,城关镇某个体户陈某经营家具生意,因租房问题与房东王某等人发生纠纷,双方僵持不下,因陈某未按期缴纳租金,房东将房屋上锁,陈某遂来到霍邱县综治中心反映情况。县综治中心当日将案件转派至城关镇综治中心,镇综治中心联合城关司法分局进行调解。调解员经过“背对背”了解,双方约定的租房合同期限并未到期,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经济下行,但按原合同约定每年房租定额上涨,现在承租人陈某无力承担高额房租,但房东也是按原合同约定,在未按期缴纳时将房屋进行上锁。通过调查了解,双方仍想继续履行合同,只是都有自己的“苦衷”。为妥善化解纠纷,调解员提出调解方案:房屋由陈某进行续租,租金适当降低至双方认可的数额,同时对后期续租及租金问题合理约定违约金,这样既不影响陈某生产经营,又不影响房东收益,达到双赢。当天下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并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该纠纷经过调解员一天的耐心调解,实现了当日受理、转派、调处,全链条化解闭环管理。
强化协调联动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霍邱县城关镇综治中心专设“警民联调室”,派出所民警定期驻点办公。对于110接处警中属于民间纠纷、情节轻微、适宜调解的纠纷,经当事人同意后,第一时间引导至联调室,实现“警情”向“调解”的顺畅流转。综治中心通过整合研判日常接访、12345热线、派出所接处警案件等渠道信息,形成问题台账,交办至各党政班子,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秉持先接受、再分类的原则,坚决不拖不绕,落实“即排查、即交办、即调处、即化解”机制,实现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通过深化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多元化解的综合治理格局,我镇调解效能显著提升。经常有来送来锦旗的当事人都称赞道,多亏了党委政府和综治中心,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2025年上半年,城关镇共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并达成书面协议61件,群众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满意度持续攀升。
下一步,霍邱县城关镇将持续优化多元化解格局,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提升能力,深耕人民调解沃土,不断拓展各类调解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将综治中心打造成回应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基层治理的坚强枢纽,以更高效、更温情的方式守护一方和谐安宁,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