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主题征文选登5】新时代司法所所长如何提升履职能力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3-11-03 15:33
字号: 下载 打印 收藏

摘要:在全省“推进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此背景下我立足工作实践和理论创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提升法治思维出发,以“新时代司法所长如何提升履职能力”为主题,对一线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尽责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司法所所长、履职能力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素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正确领导下。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式,掌握好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内在要求。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中,我们基层司法行政的干警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如何服务好群众,及时解决群众公共法律服务的诉求,化解矛盾纠纷,将矛盾化解在当地、稳控在当地,切实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就需要我们不断增强群众观念,及时更新群众工作技能,实现为人民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双提升”。

二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服务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和全国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根本改变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基层的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基层政法系统成员单位,担负着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法律服务、社区矫正、人民调解业务的指导和开展,安置帮教等多项工作。我们必须要以司法行政工作为契机,统筹结合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着力解决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服务好涉及企业、涉及民生的各项法律需求,以法律服务促经济发展。

二、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履职尽责工作能力,做业务上的“带头人”。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司法所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要坚持党建引领作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要求,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党建和治理机制需要社会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矛盾和社会利益需要相互包容、各方协调才能达成共识。司法所在协调群众利益和矛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枫桥经验”是基层治理中的典型案例和智慧结晶。发展和推进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关键在,服务群众、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基层司法所在处理群众矛盾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直接面对群众,这就要求在排查纠纷时要注意从管理意识向服务意识转变。在日常各项业务工作中,收集线索,倾听群众诉求,抓住矛盾的重点,依靠法治的手段,根据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法规,普及法治文化精神,使得法治宣传作用落到实处,使得群众矛盾化解和谐有序。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要把广大人民群众当“外人”,要把群众当“朋友”,多下基层,多调查研究,和群众打成一片,就能在最基层、最普通的司法行政工作中得到获得感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就能使法治之光照耀每一片土地,和谐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伟大的时代诞生伟大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征程”。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是党领导法治建设伟大实践成功经验的宝贵结晶。实现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国家整体规划、整体协调,需要各层级的行政力量规范执法行为,文明执法规范,提升司法公信力。司法所需要在普法宣传上突出重点,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从根源上提升全民法治素养。社区矫正工作依法扎实开展,直接影响着社区矫正对象的每一个家庭,需要社区矫正工作者,不单是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简单的监督管理或者教育帮扶,重要的是将两者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从他们的思想根源出发,着重对法治观念守法意识的培养,关注其生活环境家庭矛盾,减轻其心理负担,解决其实际困难,“八五”普法持续期间,本辖区的社区矫正对象,均能遵纪守法,无一例再犯罪情况发生,对辖区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和普法教育是司法所重点突出的宣传项目,在辖区“八五”普法持续期间,截至目前,共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进校园活动”5场次,法治教育实践 “小手拉大手”活动8场次,以生动的法治案例,身边的法治事实,宣传不那么通俗易懂的法律法规,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欢迎和喜爱,对青少年树牢法治意识、坚定法治信仰,敲响了法治警钟,构建平安校园、平安社会起到了正面的教育宣传作用。

三、坚持聚焦聚力“五大要求”和“六破六立”要求,做创新创优、争先进位的“实干人”。

韩俊书记近期在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上提出“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五大要求 ,以及要求“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六破六立’。这不仅仅是对省市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能力大提升”的正确指示。作为一名基层司法所所长,一名普通党员,我认真学习、深入研讨交流,充分利用“大讨论”活动,查摆问题,改进不足,源源不断地提升履职尽责能力。

一是解放思想,勤学习。围绕韩俊书记提出的五大要求、六破六力、七个突破以及叶露中书记强调的十个突破、五个为什么,根据县局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细化工作方案,明确重点内容,学习先进所的经验做法,改进工作方式,拉高标杆、提高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向先进者请教学习,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积极考取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了工学、法学双学位等,向领导同事们请教学习,提高与群众沟通交流的工作方法,提高履职尽责的工作能力。

二是真抓实干,勇担当。让群众生活过的更好,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需要司法所在排查纠纷,调解矛盾时,走村入户,排出真隐患,抓住真矛盾,找出真重点。及时有效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用默默无闻地努力,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社区矫正管理中,要勇于担当,干净忠诚,依法办事,守住底线,司法所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所里的工作人员都有着重要地示范作用。必须带头廉洁自律,依法用权,公平对待每一位社区矫正对象,以教育挽救使其顺利回归为最终目标。深入法治宣传,坚持普法工作与法治建设相适应,突出青少年法治教育宣传,针对性的开展农民工欠薪的法律服务宣传,特色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助力“乡村振兴”助力“企业发展”相结合的普法实践宣传,积极为党委政府制定政策时建言献策,在重要合同签订和疑难纠纷化解时提供法律建议,在辖区干部群众中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三是笃定目标,促落实。目标已经确定,号角已经吹响,奋斗正当其时。在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各项工作安排。抓住基层社会治理和基层法治建设发展的机遇,发挥自身学识特长,围绕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将所学的知识文化积极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工作内容中去,用扎实的法律素养给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适宜的公共法律服务,努力让辖区群众所遇到的法律难题和矛盾纠纷足不出镇就能够在基层司法所得到良好的解决,用实际行动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为辖区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司法”力量。

( 作者:霍邱县司法局乌龙司法所副所长 杨国锋)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