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立足普法宣传“小切口”服务法治营商“大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4年,六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2024年6月7日,长三角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六安市召开。
创新普法形式,打造法治宣传"强磁场"。一是开展专项普法宣传活动。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通过公开信、户外电子屏、政府网站、有奖问答等多种方式开展多维宣传,拍摄《非法集资危害大,时刻保持警惕》等反诈短视频,以生动有趣的表演形式,揭示了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和巨大危害。二是开展以案释法。利用新媒体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突出对重大个案和典型案例的报道,提升公众对营商环境的关注。“六安普法”“舒城普法”等普法矩阵及时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提升广大群众对营商环境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发布涉企相关案例,进一步推进企业依法经营,防范风险。三是创新宣传方式。发布“AI智慧普法”,利用AI智能模型,在线实时解答企业实际法律问题。制作“图图说法”《自助餐里吃出小蟑螂,商家该赔偿多少钱?》和《法在身边》等涉企普法视频和普法电视节目。承办2024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安徽省)集中示范活动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宣传月启动仪式。《人民法院报》、人民网刊发我市司法案例《解开连环诉讼锁链》,中国法院网分别报道共享法庭与徽动执行行动,《安徽法治报》报道府院联动推动破产审判工作。
聚焦企业需求,构建法律服务“全链条”。一是认真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主题帮扶活动,围绕“法治环境保障、风险防范化解、企业法治经营”等方面内容,推进法治体检,开具处方并对症下药。2024年,全市律师实地走访企业586家,撰写法治体检报告104篇,提出法律建议594条。二是助力重点项目建设,8家律所结对8个省重点项目,为项目提供全周期、跟踪式法律服务。成立六安市“同心·律师服务团”,与市场主体深入对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合规管理。出台民营企业家约见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制度,实现企业家法律诉求全流程闭环式办理。三是聚焦企业经营中易发多发的法律问题,编写企业常用法律法规和常见典型案例“一本通”,帮助民营企业家提高法律素养和守法经营能力。在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挂牌服务保障企业司法联络站,开启“司法+园区”共建模式。
深化依法治理,筑牢营商环境“防火墙”。一是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指导村(居)法律顾问和村两委身份的“法律明白人”结成6229对,累计开展培训讲座473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25次,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次,“法律明白人”金其华荣膺2024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二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7个县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入驻9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弘扬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建成1799个“百姓评理说事点”,打造“红杨评议点”“凉亭说事点”等一批皖西特色调解品牌,全市调解案件4.98万件,调解成功率98.2%,涉及金额4.26亿元。探索公证参与调解新模式,成立六安市江淮调解服务中心,成功调解案件102件。三是抓实府院联动。建立健全府院联席工作机制,召开联席会议,围绕企业破产协同、矛盾纠纷化解、行政诉讼复议衔接、公共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主题进行多次会商,联手破解法治化营商环境存在的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