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法“小切口”护航发展高质量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3-18 15:31
字号: 下载 打印 收藏

近年来,六安市坚持“小切口、重实效、显特色”立法导向,聚焦民生需求,发挥地域特色,共制定法规规章18部,为六安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一是小切口。彰显立法为民,持续推进立法工作向民生细微处覆盖。出台《六安市瓶装液化石油气管理办法》,从气瓶充装、配送管理、安全责任等全流程加强规范,年度开展专项执法检查12次,隐患整改率100%。出台《六安市电梯使用安全条例》,同步启动老旧电梯改造工作,推动全市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近150部。

二是重实效。坚持民主立法、开门立法,制定《六安市人民政府地方性法规案和规章制定程序规定》,将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调研座谈等作为必经程序。遴选10个基层单位作为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70名专家担任立法顾问,让群众诉求和专家意见能直接体现在立法中。2019年以来,共征集立法建议500余条。切实做好立法“后半篇文章”,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等2部规章开展立法后评估,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确保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三是显特色。充分发挥地方立法补充性作用,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填补制度空白。为保护好六安的青山绿水,制定首部实体地方性法规《六安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针对皖西生态敏感区特点,制定《六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启动海绵化改造项目5个,建成使用口袋公园2个,有效串联淠干右岸生态涵养带等2大重点片区海绵项目。立足大别山革命老区定位,在省内率先出台《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创设“红绿交融”保护模式,将280处革命遗址纳入保护名录,推动红色研学线路年接待游客突破2900万人次。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