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司法局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总结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司法局发布时间:2025-02-21 10:11
字号:


2024年,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落实六安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不断增强法治建设质效,由我局牵头、列入省委综合考核的依法行政完成率考核位列全省第三位,我局牵头的列入平安建设考核的各项指标考核居全省第一位现将我局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坚持统筹联动,深化法治六安建设格局更大。一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入行,切实加强培训轮训,推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党校主体班教学培训计划。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承办全市领导干部法治建设专题研修班,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运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能力。二是落细落实重点工作任务。提请召开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及办公室会议,起草并提请审议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工作规则及办公室工作细则。压实党政一把手履行推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实现市县领导干部述法全覆盖,现场述法67场次、书面述法191场次,述法工作被全面依法治国法治督察工作简报、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简报点名肯定。配合做好中央依法治国办来皖下沉六安实地督察工作,督察组对在我市督察期间的材料提供、线索核查、协调联络、服务保障等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三是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开展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政策文件26条。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免申即享”累计惠及各类市场主体51万家,兑付资金14.4亿元。建立民营企业家约见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制度。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万企”系列活动,组建8个涉企公益法律服务团,结对服务8个省重点项目,全市律师组织涉企法律知识培训206场次,协助企业依法依规申请政策支持41件。长三角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二、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更高。一是抓住行政决策“前端环节”。健全完善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印发《六安市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选聘70名专家成员组建首届行政立法和合法性审查专家库,全市乡镇街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实现全覆盖。实施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科学制定并有序实施4件年度立法项目。市本级办理合法性审查事项105件,提出审查意见649条。对667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开展第十轮定期清理,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通过率100%。二是抓好行政执法“关键环节”。深化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公布市本级8大领域159项轻微违法依法不予处罚事项清单,“舒城某宠物医院未按规定建立饲料产品购销台账案”入选全省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典型案例。动态调整“综合查一次”任务清单,涵盖市本级15个领域27项联合监管事项。在金安区试点开发“涉企检查”微应用平台,29家单位接入该应用,建立59612家企业信息库和45家涉企检查联络员库。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针对10个突出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方案,确保立查立改。三是抓实行政复议“重要环节”。贯彻实施《行政复议法》,修订我市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聘任99名行政争议调解员,新收复议案件同步开展调解。2024年市本级办理复议案件278件,调解和解率48.57%。加大以案促改力度,对2023年以来181件行政违法案件进行全面分析,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3份,实现“办理一案、指导一片、规范一类”。

三、坚持夯本筑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举措更实。一是提升普法宣传质效。上线皋陶法治精神纪念馆云展馆,创新推出“法燕”飞进寻常百姓家系列举措,成功承办2024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安徽)暨民法典集中宣传月集中示范活动,推广运用“AI智慧普法”,国家“八五”普法工作简报推广我市立体式开展普法宣传的典型经验。二是深化普法依法治理。高质量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140个乡镇街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结对行动,覆盖率达100%。“法律明白人”金其华获评2024全国法治人物,会馆村法律明白人李强在全国“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三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作为整体工作来抓,强化重点人群服务管理,重要时间节点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走访。严格落实社区矫正“312”告警信息处理要求,建立24小时值班值守和“日报告”制度,确保2830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在管可控。印发《充分发挥调解作用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实施意见》,着力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源头化解。全市共计调解案件4.98万件,调解成功率98.2%。

四、坚持法治为民,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标准更优。一是优化法律服务供给。落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规划,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三台”融合发展。编制《六安市公共法律服务指南》,为群众普及法治宣传教育、律师、公证等11个方面业务及办理流程。在全市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和公证服务进村居(社区)、企业园区专项活动,推动“不动产登记+公证”联办1万余件。成立同心·律师服务团,组织律师常态化开展“皖美乡村法治行”等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加强法律服务行业监管。扎实开展“虚假仲裁枉法仲裁专项治理”,印发六安仲裁委仲裁员管理办法、考核办法、错案责任追究办法等,发布六安仲裁委廉洁规范办案十项禁令,不断提升仲裁公信力。组织鉴定机构参加全省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促进依法诚信执业。统一全市司法鉴定文书和档案规范,进一步加强涉保理赔鉴定、重大事项鉴定、重新鉴定等三类投诉集中的司法鉴定事项的指导管理。开展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集中监督检查,调研卷宗4万余本,查找问题1.4万余条。2024年共作出行政处罚3件,行业处分4起。三是有效解决群众诉求。持续推动法律援助降槛扩面,让法治温度直达社会“神经末梢”。全市共审批案件7028件,完成率达116.16%,办结案件6183件,结案率达87.97%。市法援中心获评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专班化推进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化解,所有信访事项均成立专班攻坚、落实包案领导、明确办结时限,2024年新增信访事项结案率达92%,多次获赠群众锦旗。深入实施73项“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积极回应群众法治新需求、新期待。

二、存在不足

一是全面依法治市统筹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市统筹协调成效还未完全显现,部门之间的支持配合不够、衔接沟通不畅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在公共法律服务能力上还存在短板。整合律师、公证等公共法律服务机构,提升工作效能上有待提升。三是皋陶法治文化文化挖掘传承有待进一步提升,皋陶文化的影响力仍然不高,与人民群众对弘扬皋陶文化的期盼和需求还有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5年,我局将自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题主线,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司法厅部署要求,全力以赴筑忠诚、行法治、促发展、保安全,为中国式现代化六安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统筹协调推进依法治市。认真贯彻“一规划两方案”部署要求,强化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评议会向基层、重点领域延伸。组织六安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实施情况的评估验收。筹备编制“十五五”司法行政专项规划。

二是切实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建设定位精准、简便易用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整合律师、公证等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力量,用数字技术赋能法律服务,大力推广“AI智慧普法”,努力为企业群众提供专业、精准、高质量的法律服务。积极探索涉外法律服务,增强涉外法律服务能力。

三是深入推进皋陶法治文化研究。充分借助外力,发挥有关专家、学者力量,深度挖掘、研究皋陶法治文化,形成新的研究成果,同步做好皋陶法治文化基地实体项目的推进。

 

六安市司法局     

2025年2月21日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