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司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32信息来源:市司法局发布时间:2025-01-01 14:35
字号:

2024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忠诚履职、奋勇争先,统筹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对标对表,落实党的政治建设要求更严。一是筑牢政治忠诚。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把对党忠诚体现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上。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向政府报告事项24件次,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二是提升政治能力。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35次,以学深悟透推动融会贯通、破题解题。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出具体安排,局领导班子深入基层开展宣讲6次。三是增强政治功能。发布“红心蓝盾 法润皋城”党建品牌,组织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亮身份、作承诺,荣获“市直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创建“四强”基层模范党支部,“江淮印”“暖心法援”荣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第一届“一支部一品牌”党建工作典型案例,实现党的组织应建尽建、党的工作有效覆盖。

二、坚持统筹联动,深化法治六安建设格局更大。一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入行,切实加强培训轮训,推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党校主体班教学培训计划。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举办全市领导干部法治建设专题研修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运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能力。二是落细落实重点工作任务。提请召开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及办公室会议制定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工作规则办公室工作细则。压实党政一把手履行推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市县领导干部述法实现全覆盖,上半年现场述法67场次、书面述法191场次,述法工作被全面依法治国法治督察工作简报、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简报点名肯定。牵头做好中央依法治国办来皖下沉六安实地督察配合工作,获督察组充分肯定。三是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开展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政策文件27条。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免申即享”累计惠及各类市场主体51万家,兑付资金14.4亿元。落实民营企业家约见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制度。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万企”系列活动,组建8个涉企公益法律服务团,结对服务8个省重点项目,全市律师组织涉企法律知识培训206场次,协助企业依法依规申请政策支持41件。长三角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三、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更高。一是抓住行政决策“前端环节”。健全完善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印发《六安市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选聘70名专家成员组建首届行政立法和合法性审查专家库,全市乡镇街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实现全覆盖。实施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科学制定并有序实施4件年度立法项目。市本级办理合法性审查事项105件,提出审查意见649条。对667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开展第十轮定期清理,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通过率100%。二是抓好行政执法“关键环节”。化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公布市本级8大领域159项轻微违法依法不予处罚事项清单,“舒城某宠物医院未按规定建立饲料产品购销台账案”入选全省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典型案例。动态调整“综合查一次”任务清单,涵盖市本级15个领域27项联合监管事项。在金安区试点开发“涉企检查”微应用平台,29家单位接入该应用,建立59612家企业信息库和45家涉企检查联络员库。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针对10个突出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方案,确保立查立改。三是抓实行政复议“重要环节”。抓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贯彻实施,修订我市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主渠道”作用,聘任99名行政争议调解员新收复议案件同步开展调解。今年以来,市本级新收复议申请253件,同比增长18.3%,调解和解45%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35.8%。加大以案促改力度,对2023年以来181件行政违法案件进行全面分析,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3份,实现“办理一案、指导一片、规范一类”。

四、坚持夯本筑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举措更实。一是提升普法宣传质效。上线皋陶法治精神纪念馆云展馆,创新推出“法燕”飞进寻常百姓家系列举措,成功承办2024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推广运用“AI智慧普法”国家“八五”普法工作简报推广我市立体式开展普法宣传的典型经验。二是深化普法依法治理。高质量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140个乡镇街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结对行动,覆盖率达100%“法律明白人”金其华获评2024全国法治人物,会馆村书记李强在全国“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三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作为整体来抓,强化重点人群服务管理,重要时间节点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走访严格落实社区矫正312告警信息处理要求,建立24小时值班值守和日报告制度。印发《充分发挥调解作用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实施意见》,着力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源头化解。截止三季度,全市共计调解案件3.5万件,调解成功率98.2%,调解协议涉及金额2.7亿元。

五、坚持法治为民,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标准更优。一是优化法律服务供给。落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规划,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三台”融合发展。编制《六安市公共法律服务指南》,为群众普及法治宣传教育、律师、公证等11个方面业务及办理流程。在全市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和公证服务进村居(社区)、企业园区专项活动,推动“不动产登记+公证”联办1万余件。成立同心·律师服务团,组织律师常态化开展“皖美乡村法治行”等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加强法律服务行业监管。扎实开展“虚假仲裁枉法仲裁专项治理”,提升仲裁公信力。组织鉴定机构参加全省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促进依法诚信执业。统一全市司法鉴定文书和档案规范,进一步加强涉保理赔鉴定、重大事项鉴定、重新鉴定等三类投诉集中的司法鉴定事项的指导管理。开展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集中监督检查,调研卷宗4万余本,查找问题1.4万余条。今年共作出行政处罚3件,行业处分4起。三是有效解决群众诉求。持续推动法律援助降槛扩面,让法治温度直达社会“神经末梢”。市法援中心获评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专班化推进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化解,所有信访事项均成立专班攻坚、落实包案领导、明确办结时限,今年新增信访事项结案率达85%,多次获赠群众锦旗。深入实施73项“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积极回应群众法治新需求、新期待。

六、坚持锻长补短,激发司法行政铁军干劲更足。一是全面从严治党。召开全系统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开展集体廉政谈话。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召开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报告会,举办处以上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局直系统党组织开展各类集体学习50次、交流研讨33次、警示教育16次,党组织书记讲专题党课15人次,覆盖全体180余名党员干部二是淬炼专业能力。在全系统开展“锻长补短”专项行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举办机关大讲堂组织“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主题征文演讲比赛和摄影书画作品征集赛。围绕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核心业务,精心组织实施2024年法治六安专项劳动和业务技能竞赛。三是选树先进典型。1人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个人,1人获全市五一劳动奖章。强化实践锻炼,选派4名优秀年轻干部驻村任职,1名优秀年轻干部赴霍邱县检察院挂职,1名优秀年轻干部赴新疆援建。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