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六安市“十四五”司法行政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六安市“十四五”司法行政发展规划
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司法局,局机关各科室、局直属各单位:
开展六安市“十四五”司法行政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对推动规划主要目标指标顺利实现和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六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关于开展全市“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和全省“十四五”司法行政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有关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方法
(一)统一部署与各负其责相结合。市局统一部署《六安市“十四五”司法行政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各县区司法局、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单位对各自负责的规划相关领域开展自评估。
(二)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从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倒推,逐项对照目标进度要求,把握实施进度,提出确保目标实现的对策建议。同时,从迫切需要解决的各领域各环节问题和事关六安司法行政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入手,明确破解难题的路径和办法。
(三)客观评价和主观感受相结合。既要深入调研访谈,掌握各项目标任务进展,做好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客观反映规划实施情况;又要将人民满意度作为重要评价标准,运用大数据分析、网络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二、评估重点
六安市“十四五”司法行政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要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市委、市政府、省司法厅决策部署的基础上,立足更好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明确“十四五”规划实施后半期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主要目标指标实现情况。全面评估规划确定的党的政治建设全面统领贯通、全面依法治市迈向更高水平、服务政府法治建设取得新突破、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安全风险防范体系科学严密、司法行政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全面过硬等7个方面主要目标实现情况。
(二)主要任务进展情况。全面评估规划确定的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突破、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六安建设、提高全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提高优质法律服务供给水平、提升司法行政事业发展保障水平、夯实司法行政事业发展人才支撑等8个方面主要任务进展情况,科学研判现状,精准掌握底数,为更好推动规划实施后半期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落实奠定基础。
(三)重大战略任务和工程项目推进情况。重大战略任务是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重大工程项目是规划实施的关键抓手。重点评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县(区)、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司法所改扩建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评估规划设置的法律服务发展指标专栏6大项指标实施进展情况,重点评估主要目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困难、短板不足。
(四)发展形势环境变化和推动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对发展形势进行科学研判是顺利推进规划实施的重要基础。从国内外形势、区域发展趋势、宏观政策环境等方面,深度分析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提出进一步推动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五)研究论证“十五五”重大事项、重大课题研究方向。“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是“十五五”规划谋划的起点,结合中期评估工作,条目式列出重大事项,包括背景及必要性、主要内容、预期效果,并提出重大课题研究方向,积极向省争取对口支持。
三、工作安排
各县区司法局、局机关各科室、局直属各单位按照职能分工开展自评工作,对各自负责的六安市“十四五”司法行政发展规划主要目标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及成效进展进行全面评估,提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下一步推进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形成推进落实“十四五”司法行政发展规划中期评估自评报告(模板详见附件),有主要指标和专栏评估任务的单位请附进展表格。
四、有关要求
各县区司法局、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7月3日前将六安市“十四五”司法行政发展规划中期评估自评报告统一报送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科,中期评估中涉及主要目标指标,年度数据截止时点为2022年12月31日,月度数据截止时点为2023年6月30日,正式数据出来前可提供预估数。重大战略任务指标统计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30日。
联系人:余勇、徐诗瑶,联系电话:3622013、3622012
邮箱:lafzjs@163.com
附件:中期评估自评报告框架
六安市司法局
2023年6月27日
附件
中期评估自评报告框架
(示例)
一、规划实施总体进展情况
(一)主要目标指标进展。本单位承担的主要指标和章节指标的实现进度、预期展望及相关说明等。
(二)重大战略任务进展。本县区或本单位承担的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改革举措的实施进展,取得的主要成绩等。
(三)重大工程项目进展。本地区或本单位承担的重大工程项目的实现进度、预期展望及相关说明等。
二、规划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挑战
(一)外部环境变化情况。
(二)完成本单位承担任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三、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