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法治报:守护法治乡村 共建和谐家园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9-05 14:00
字号: 下载 打印 收藏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法治观念与基层治理水平,8月15日,六安市正式印发《六安市“守护法治乡村共建和谐家园”专项法治宣传教育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乡村振兴筑牢法治根基。

此次专项普法活动覆盖全市农村区域,重点聚焦外出务工集中村、山区库区村、特色产业村及基层治理薄弱村,精准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尤其关注农村“三留守”人员、返乡创业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群体。内容上以宪法、民法典为核心,深度涵盖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与农民生活、生产紧密相关的民生法律法规,确保普法内容“接地气、合民心”。

活动中,六安市创新推出多项务实举措:开展“靶向式”乡村普法,通过“订单式”收集民意,在“农民丰收节”“送戏下乡”等活动中嵌入“反诈大转盘”“民法典飞行棋”等互动环节,同时依托村广播、宣传栏实现常态化普法,同步推进“守法示范户”评选,让法治意识融入村民日常;建强“法律明白人”基层队伍,以“群众推荐+村委筛选+法治培训”模式组建队伍,按“纠纷调解型”“政策解读型”“风险预警型”定制“菜单式”培训,并通过积分兑换、评优评先等激励机制,激发其参与普法宣传与纠纷调解的积极性;深化“以案释法”提升实效,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推动各部门定期发布涉农典型案例,打造“六安普法云资源”共享平台,结合“一村一法官+共享法庭”机制开展“庭审进乡村”活动,邀请村民、企业经营者旁听热点案件巡回审判并现场释法;优化农村法律服务供给,组建“大别山普法轻骑兵”,用方言、山歌创作普法作品,为农民工欠薪、工伤案件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推动“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结对,还创新开设“家事法治门诊”,联合多部门提供婚姻家事指引、留守儿童关爱等“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六安市将持续深化农村法治宣传,把普法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进一步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创新普法载体、发挥乡村法治文化阵地作用,大力宣传活动中的先进典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与持久动能。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