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法治报:六安“法治+” 为治理注入文化动能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8-28 18:57
字号: 下载 打印 收藏

近年来,六安市依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探索“法治+非遗”“法治+文旅”“法治+红色”融合模式,推动法治文化建设从单一宣传向多元浸润转变,为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在“法治+非遗”领域,六安深挖霍邱柳编、翁墩剪纸、临淮泥塑等非遗资源,融入法治元素创作作品200余件,其中传统火烙画作品入选省非遗法治文化展。该市还举办“看非遗 知税收”安徽省税收法治文化非遗作品展,展出40余件融合非遗技艺与税收法治的作品,让传统文化在法治赋能下焕发新生。

“法治+文旅”方面,六安整合淠史杭工程展览馆、独山革命旧址群等党性教育基地,串联九公寨、横排头、十八盘万亩竹海等自然景观,以红色法治文化联动“红色研学1号线”。同时,出台《六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文件,覆盖文化遗产保护、旅游景区管理等领域,提升系统性保护水平。2024年,大湾村景区获评国家4A级景区,新增3A级景区4家。

“法治+红色”则为基层治理开辟新路径。六安推动红色法治文化与基层治理结合,指导各地打造特色调解品牌。金寨县从老红军(烈士)后代、老党员、老书记中遴选红色评议员,组建“红色评议站”218个。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调解组织调处矛盾纠纷41472件,调解成功率达95%;建成法治公园(广场)375个、村(居)法治宣传教育阵地2105处,营造“处处见法、时时学法”的浓厚氛围。

标签:
关联信息